甘肃省基层卫生信心管理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基层卫生工作>>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 】“小哨点”起了“大作用”—甘肃省基层医疗机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哨点”工作

点击量:4620上传时间:2022-04-15

“小哨点”起了“大作用”

—甘肃省基层医疗机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哨点”工作

2022年3月6日,甘肃省兰州新区秦川镇卫生院在“应检尽检”人群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3月7日,景泰县上沙沃卫生院在接诊1例咽痛、咳嗽,并无明显发热症状患者时,首诊医生高度警觉,主动检测核酸,及时发现了阳性病例。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哨点”敏感性为快速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后,疫情发现越早、防控成本越小,基层医疗机构是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更是疫情防控的“哨点”,必须建好、管好、用好。基于这样的认识,近两年,我省坚持软件与硬件并重,按照“重规范、建设施、强能力、严督导”的思路,狠抓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一、细化职责流程,做到防控有依据。为防止基层医疗机构出现防控职责不清楚、防控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9项任务和乡村医生7项职责,建立预检分诊、首诊负责等制度,制作防控科普、村医应知应会, 规范“一问、二测、三查、四记、五隔离、六转诊、七上报”等工作流程,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抗疫“指南针”“工具书”。

二、建好配套设施,做到防控有支撑。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可设尽设、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的原则统一设置发热诊室,各级严格按照“设置一家、验收一家、合格一家、通过一家”的程序验收启用,确保启用的发热门诊(诊室)选址符合要求、流程布局合理、设施设备相对齐全。截至目前,全省61.07%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发热诊室。省、市、县筹措资金,为833家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配齐了DR、彩超、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四大件”设备。联合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村居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通知》,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基层卫生治理基础,全省已建立村社公共卫生委员会16918个。

三、加强能力培训,做到防控有本事。建立“线上普训+线下强训”新模式,自下而上组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录制院感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培训课件,在省基层卫生管理平台设置“新冠疫情防控”专栏,及时上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操作流程等,帮助指导基层卫生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经考验、长见识、强本领。许多群众反映,通过疫情大考,基层卫生人员技术得到了明显的历练提高。

四、严格检查督导,做到防控有秩序。持续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基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制度、积极发挥作用。始终把院感防控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建立院感防控专家分片包干机制,组织“拉网式”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对账销号,做到以查促建、以查促改。在加强检查督导的同时,深入搞好思想发动,及时宣扬基层一线涌现出的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有6.2万多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日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13名基层医务人员获得全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94名基层卫生工作者、14名乡镇卫生院院长、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获得国家学协会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173名基层工作者获得全省优秀医师团队和优秀医师,2名基层卫生工作者牺牲在疫情防控岗位上。

平时建设搞得好,战时才能用得上,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是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哨点”作用灵敏的“硬核支撑”。近些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强力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持续加大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全面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基层医疗建设取得大踏步的前进。仅这几年,各级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资金就超过30亿,培训基层卫生人员近10万人(次),671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能力建设基本标准、123家达到推荐标准、建成社区医院58家。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主要指标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2018-2020年三年平均进步程度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评价结果排名全国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这不仅仅是一组简单数字,更是我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底气所在,也是全省基层人民群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希望所在。


版权所有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亿和博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822-2055